其他信息/应时行事/应时行事 - 夏天的风景诗

日本的夏天,有着许多的风景诗。下面给您介绍几首。

(1)盂兰盆会
①盂兰盆
许多人都知道盂兰盆是佛教盂兰盆会(うらぼんえ)的简称吧。
其实,“盆”原本是在盂兰盆会时为迎接先祖的圣灵而供奉的一种器具。
古代的日本有在盆会期间访问、看望健在的父母、媒人、老师,
并互相赠送能够表达心意的“盆礼”这一习俗,后来与佛教盂兰盆的“盆”混合,
从而变得复杂了。

②盂兰盆会随着佛教的普及而在民间得以推广。
在此过程当中,与盂兰盆会同一天(农历7月15日)的“盆礼”,则被吸收到“盆会”中来,
从而取代了原来的意思,成为祭祀祖先的活动了。
但是,送中元礼还保持着盆礼的特征。现在,已经演变成在阳历7月15日供神祭祖了,
也有许多地方则晚一个月在8月15日前后进行。


(2)盂兰盆会舞与火烧“大”字
①迎魂火
迎魂火是为了使回家来的祖先不迷路,在7月13日那一天烧火引路。
将麻杆(剥了皮的麻梗)放在素烧的陶器中,在坟前或家门口焚烧。
据说从13日这一天起扫墓并把祖先迎回家中之后,
到16日送走祖先为止的14日、15日几天里,祖先都与我们一同度过。

②送神火
15日或是16日,要焚烧送神火将祖先的灵魂送走并前去扫墓。
8月16日晚上在京都举行的火烧“大”字,可谓是为盂兰盆的亡灵送行的大型送魂火。
除了东山如意ヶ岳的“大”字以外,金阁寺附近大北山的“左大文字”、上嵯峨的“鸟居形”、
西贺茂·明见山的“船形”、松ヶ崎·西山的“妙法”,十分有名,被世人称为“五山送魂火”。

③火烧“大”字
火烧“大”字这一习俗,源于修建于如意ヶ岳山麓的净土寺发生火灾时,
本尊阿弥陀如来飞临如意ヶ岳山顶,并放出佛光这一传说。后来,
世人为再现佛光而举行的阵火节,遂成为这一习俗的前身。
据说那以后,空海(弘法大师)将佛光改成“大”字,火烧“大”字因此得名。

④放河灯
送走先祖的灵魂以后,将祭祀用的盆架及供奉品都放入河海之中,
直到那一天的拂晓为止。这一古俗,叫做放河灯。
人们把祭祖的所有东西都放进制作精美的小船里,为它点上灯火,
让小船带着先祖的灵魂漂到遥远的彼岸,漂到十万亿土的极乐世界去。

⑤盂兰盆会舞
现存于各地的盂兰盆会舞,是为迎送先祖亡灵而举行的表演大会。
人们无论男女老少,都溶汇于同一首歌、同一个舞蹈当中…它使人们得到了愉悦和沟通,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特色,并延续至今。
四国的阿波舞是场面极大的盂兰盆会舞。


(3)伏暑与烤鳗鱼
①土用
“土用”本来是指季节变换那一天起的前18天期间,一年之中有四次,
即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和立冬。
但是,现在与人们密切相关的,只剩下诸如伏暑丑日(土用丑の日)、伏天前后晒衣物、
防虫蚀(土用干し)以及伏天前后会无风起大浪(土用波)等,
从每年7月20日左右到夏季的伏暑这段时间了。它们也因此成为夏天的代名词。

②伏暑天吃鳗鱼
江户时代形成了在伏暑期间的丑日那一天吃烤鳗鱼这一习俗。
另一种说法是,发明摩擦起电机而成名的西洋学学者平贺源内,
因受到某一鳗鱼店老板的委托,而推广普及了“伏暑天吃烤鳗鱼”这一习俗。 
伏暑丑日期间,可谓酷暑逼人,人们的体力消耗也十分明显。
因此鳗鱼被视为预防苦夏的最好食品。
在这个季节里食用具有优质蛋白质和脂肪以及丰富的维生素A的鳗鱼,是有道理的。
另外,含铁量极高的蚬贝也叫“伏暑蚬贝”,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滋养强身的补品。

当然在食物丰富的现代,可以滋养强身的已不仅仅局限于鳗鱼。
只是要避免酷暑之下总食用挂面以及喝冷饮,应多注意摄取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肉类、
鱼类以及乳制品等食物,使营养得以充分补给。
我们都应接受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智慧,在这个季节里对各自的健康加以特别留心才是。


(4)中元节礼品
按照日本的古代思想,把一年划分为两个半期,即盆会和正月。
祖灵为年神,盆会又叫“生盆”,有向还活着的人(以父母为主)施礼致谢的习惯。
另外,佛教传进来以后,把7月15日定为盂兰盆会、以及根据中国道教的教诲,
为赎去一年的罪过,给三官大王之一的地官赦罪大王(中元三大王中位于第二)
庆贺生日(7月15日)的习俗,也传进日本。与此相关,
就形成了在盆会和年终时向平日给予自己照顾的人送礼的习惯,
并且作为赠送中原节礼·岁暮礼而扎下了根。
中元节礼品是在7月初到15日这一期间相互赠送。






 咨询实例INDEX

自立研修业务